新闻中心
News
分类>>让建好管好用好体育设施成为乡村的“标配”
让建好管好用好体育设施成为乡村的“标配”最近,#农村健身器材成“弃材”#的话题引发媒体关注。近日有记者在农村地区采访时发现,由于建设之后疏于管护,有的健身器材“超期服役”“缺胳膊少腿”,有的健身场地杂草丛生,篮球场变成了晾衣场晒谷场,健身器材成“弃材”的现象并不鲜见。
城乡差距大最直观的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距,其中,体育设施的差距尤为显著。在城市,市民想健身锻炼可以轻松找到很多合适的场地,有绿道可以散步、跑步,有公园可以跳广场舞,有配套完善的体育场馆可以打球,有健身房可以“撸铁”等等。而在乡村,这些比较少。在村里,健身器材不只是可以满足村民的健身需求,还被赋予了满足村民休闲娱乐需求的使命。可以说,给村里配备健身器材等体育设施是“刚需”。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的推进,各地不断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室外健身器材在农村越来越普及,配备健身器材的文体小广场甚至成为一些行政村的“标配”。乡村体育设施,在一定程度满足了村民的健身需求,也丰富了村民的休闲娱乐生活。
只是,健身器材安装好之后,还有维护和管理的需求,因为无论使用时如何爱惜,时间久了都会出现老化、损坏等情况。可惜在一些地方,部分体育设施在交付给当地村委后,受制于维修资金短缺、零配件难配齐等情况,后期的管护往往很难跟上,存在一定的“重建轻管”现象,甚至有些健身器材年久失修,得不到及时修缮,带“病”运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健身器材变成“弃材”,为人们所诟病。
针对此种情况,正如有关专家所言,目前很多乡村地区仅初步解决了公共体育设施“有没有”的基本问题,但实际利用过程中“好不好、优不优、利用率高不高”的现实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而这恰恰是关乎村民健身体验的重要方面。
建好体育设施不容易,管好、用好更加不易,不能 “重建轻管”,甚至“只建不管”。按道理来说,谁安装谁负责管理,或者谁使用谁负责管理,似乎都没有太大问题,只是管理和维护体育设施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应该在安装之初就将管理责任具体落实,避免后期的相互扯皮以及造成资源的闲置。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管护制度,明确管理责任方,解决维护资金的来源等问题。
其实,对于如何管护好公共体育设施,一些地方已经摸索出成功经验。有的地方积极推动相关单位将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维护纳入日常工作范围,明确责任分工,设立专职联络员,开展日常巡查管护工作。同时利用手机小程序,将室外公共区域全民健身器材纳入管理平台,为每处器材定制“身份证”,通过手机扫码就能了解到器材的分布、管护、使用情况。群众健身时发现器材损坏,也可以通过小程序及时报修J9九游会官网。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当然,乡村体育设施要建好、管好、用好,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乡村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障其健康运行,村两委也应当发挥引领作用,带动村民共同维护体育设施,共同努力,让建好、管好、用好体育器材成为乡村的“标配”。